2023-12-17 17:05:01 人气:59
2023年高考,全国有1291万考生进入考场,创下历史新高。他们之中,有80%以上的人,都能上一个大学,为十几年求学生涯交上一份答卷,但如果把上大学看成是一种对未来人生的投资,那么这一代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,上大学的投资回报率,变得越来越低了。
举全家之力,供一个人上大学,毕业后飞黄腾达,这样的故事早已远去。如今,刚毕业的大学生,面对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,青年失业率处于高位;准大学生们,则被选专业所困扰,就业几乎成为最重要的考量,他们不知道十几年苦读和数十万花销,能否换来一条好的出路。
而且,现在上大学,也变得越来越贵了。学杂费、生活费等基础开支,随着物价一同上涨;越来越内卷的环境,也让大多数人只能卷考研、卷出国,继续在教育上花钱;求职的时候还要报班考公,乃至付费实习,但再努力,也可能陷入花200万留学、回来月薪三千的窘境。
越来越多的人怀疑、犹豫,尤其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,他们会想,砸锅卖铁上大学,到底还值不值?这篇文章,我们试图给大学生算一笔账,看看为什么上大学越来越贵了,钱都花在了哪里,以及,这究竟意味着什么。
文 | 王思琪
编辑 | 赵磊
运营 | 圈圈儿
比分数更高的门槛
上大学的第一笔钱,往往在上大学之前就花出去了。
最近,张雪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,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他,尤其是刚刚高考完的学生。在很多人看来,“张老师帮我们消除了一些信息差,可能让很多人能少走一些弯路,还是免费的”。也有人后悔没有早点认识他,用未来的人生交了一笔更贵的学费。
张雪峰当然不是做慈善,他在消除信息差的时候,也用更深的信息差,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版图。但一个张雪峰,无法满足上千万考生和家长希望报个好专业、一考定终身的美好愿望,尤其这几年,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高速增长,据艾媒咨询报告,2022年已达8.8亿元。而对一个家庭来说,为了给孩子选个好学校、好专业,动辄要花数千元,张雪峰老师的志愿填报课程,更是高达上万元。
这是一道比分数更高的门槛,焦虑的家长徘徊在外面,“人家常说,考得好不如报得好”“万一没报好,浪费了分数怎么办?”孩子考太好不用选,考太差也选不了,可正是中间的绝大部分普通人,在这场“赌局”里,握着有限的筹码,迟迟不敢下注,最终只能求助张雪峰们。
需要付费咨询志愿填报的学生,父母往往无法提供帮助,家庭收入也大概率不高,数千元是一笔不轻的负担。但这是一笔不得不花的钱,专业选不好,毕业找不到工作,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,损失的可能是数十万的前期投入,甚至孩子的后半生。
报志愿只是第一道门,进入大学的门槛,也在提高。
▲ 图 / 视觉中国
4月17日,上海市发改委召开听证会,拟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,将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调整至7215元每年,涨幅约33%。调整后,学生平均每年多支出学费1795元――校果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,在2020年,这几乎是15000多位受访大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。
连经济最发达、财政收入最殷实的上海都要涨学费,那些经济欠发达省份更不能落后。例如,四川省发改委拟从今年秋季开始,将文科和理工专业学费上调1100元,达到4800元每年和5200元每年。除了上海和四川,从2020年起,包括河南、辽宁、安徽、山东、陕西等多个省份都上调了高等院校的学费。
学费虽然在读大学的总花费里,只占很小一部分,但这笔启动资金,也会难住许多家庭。一个困难学生,很可能因为这多出来的一两千块钱,选了另一个城市、另一个学校或专业,或者去读免费的师范生、定向生,乃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向。
当学费变得越来越贵,学习好似乎不再是一条一定可以走到头的出路。“考得起读不起”“在学校的每一分钟都是钱”“农村孩子本来教育就不行,拼死拼活考个一本二本,最后还要败在学费上”――类似的评论在网上还有很多。
但是,到最后,无论是缩减开支还是东拼西凑,很多家庭还是会交上这笔钱,“再苦不能苦孩子”,他们期待大学教育能真的改变自己孩子的人生。也许转折就在那一刻发生,又或许,这只是一份结果不明的无限账单的开始。
悄悄涨价的生活费
鼠头鸭脖事件,揭开了大学食堂隐秘的一角,吃出异物背后,是食堂档口经营者在价格和质量间艰难的平衡,承包食堂的公司总能赚钱,受伤的却总是学生――要么承受涨价,要么承担健康风险。
大学食堂涨价,已经不是一天两天。
北京大学的准大四学生姜玲,她以前常去的燕南食堂,打两个菜一个饭大概只需要七八块钱。食堂翻新后,菜都变成了套餐――例如卤肉饭、意大利面――至少要15元一份,贵的要25元、35元。现在,姜玲改去2020年才开业的家园食堂,但吃一顿饭至少也要15到25块,是之前的两倍。
为了增收,许多大学食堂都把大锅饭拆成了更小的档口店,提供不同种类和价格的餐品,吃得看着更好了,但也都更贵,在一二线城市的许多学校,想花不到10元吃一顿饭,越来越难了。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准大四学生宗智涵发现,原来吃饱需要大约15块,而去2022年9月新开的食堂,一顿就要20块。在学校一天的伙食费,算上喝水,大概得花50块钱。按一个学生每顿饭上涨30%算,一个月可能就多出三四百元的开销,一年又是四五千元。
▲ 大学食堂档口的素食。图 / 视觉中国
校内超市也跟着涨价。中央财经大学的郭幸,上个学期开学后发现学校的超市装修成了一个巨大的店铺,商品原本会比外面的物价稍微便宜些,现在却基本持平。还有的超市紧跟外面的潮流,“消费升级了”,多了很多贵价商品,比如北京工业大学的李航发现,超市以前有一两块钱的冰棍儿,现在“见不着三块钱以下的”,有的“很少见”的饮料也会摆在冰柜里,定价至少七八块,“选择比较少,便宜的东西变少了”。
相比吃饭,住宿费虽然也会涨,但往往都是基于宿舍楼的扩建、翻新、增加设施,比如多了24小时热水或空调,居住体验上来了,涨点钱也无可厚非,毕竟跟外面的房价一比,宿舍实在是太实惠了。
每个月2000元,这是当下大学生群体每个月的平均开销,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,同时稍微改善一点生活水平,随着物价上涨,这个平均开销也缓慢提升,但对于很多个体来说,2000元远远不够,购物、聚餐、旅游,如果再有点自己的兴趣爱好,一个月三四千都挡不住。
艾媒咨询报告显示,去影院看电影、聚餐、旅游,成为千禧一代最喜欢的三种社交方式。但随着电影票价的不断攀升,看电影的支出不可小觑,尤其疫情之后,大学生可以自由进出学校,看电影更加频繁。90后经历过的19.9元票价时代,早已一去不返,2023年端午档的平均票价在40元到50元,一部3D大片动辄七八十元,这让很多学生承受不起。
自由是消费最好的催化剂。疫情后,宗智涵身边旅游的同学“爆多”。“反正基本上每周都能看到别人发在外地旅游的朋友圈。”
什么都阻挡不了大学生出去游山玩水的决心,为了省钱,“特种兵式旅游”成了主流。他们紧凑安排出游行程,“33小时速游北京,一天打卡8个景点”,依靠夜宿海底捞,栖身火车车厢等压缩食宿成本。2023年小红书出行旅游行业月报显示,3月站内搜索“酒店民宿”相关笔记的词云中,“学生党”“周末”“一晚”搜索量较高,很多人都是周五晚上直接坐车走了,周一早上再回来。
拼团则是省钱的另一妙招。宗智涵发现,学校的微信小助手、“帮帮圈”,经常有发寻找“旅游搭子”的帖子。姜玲也说,类似“旅游搭子群”“拼南航学生票群”的群聊在近期明显增多,就连学校树洞的帖子,每几个小时就会出新的找搭子留言。
学生党再努力,也躲不开机酒价格在疫情后的上涨。航旅大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,在客源充足的旺季时段,国内市场的平均票价均超过2019年同期的15%以上。而“去哪儿”平台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时大多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平均价格也高于2019年同期。
除了旅游搭子群之外,各个学校的拼单群还包括铁板烧群、山姆群、炸鸡群等――虽然这些群一直存在,但郭幸发现,学校吃水果的同学在疫情后突然增多了,有许多水果群、水果捞群、单个水果群。她在一个一百多人的草莓群――小草莓两盒14元,大草莓一盒14元,店家会来校门口卖,每天都能卖完。草莓过季之后就会变成樱桃群,一盒25元。她估算,自己一个月大概会花200块钱吃水果。
除了水果,还有奶茶。“近几年奶茶店越来越多,大家都买,然后我也就跟着一块买了。”郭幸说。新的、越来越贵的奶茶店变多了,奶茶花费也跟着变多。李航观察到,“原来例如一点点、coco,就是十二三元一杯,现在的奶茶随便一杯就二十多块钱”。
即便什么都在涨,但吃饭、喝水、日用品的涨幅,一个月多几百块钱生活费,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不是问题,真正的问题在于那些多出来又逃不掉的大笔开销。
用钱谋一条出路
夏天40度的高温,高不过越演愈烈的读研热。在研究生学历逐步成为好公司招聘的门槛时,很多本科生“不得不”读研,花更多的学费、食宿费,才能找到一份还可以的工作。
这是一个恶性循环:读研的人越多,竞争越激烈,越来越多的人就会花钱买辅导、卷成绩和面试,被录取的人越来越优秀,分数水涨船高,竞争对手们实力越强,大家就更要花钱确保自己能有一个高分。
这完美符合内卷的定义,每一环,都是更多的花费,却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。
2022年,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,比2021年增长超过20%。2023年,报考人数高达474万人。在刚刚过去的毕业季,全国首次出现“本研倒挂”现象――在北京市28.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,硕博毕业生人数超过本科生,通货膨胀不仅反映在大学的物价上,更是体现在学生们的学历中――花得钱多了,学历却越来越不值钱。
姜玲告诉每日人物,学校发的很多选调公告,硕士学历基本是硬性条件。有些金融公司的招聘信息上会直接要求硕士在读。朋友去面试中金公司,也明显感觉HR更偏向硕士生。
父母也开始改变想法。“家长也会觉得有个硕士学位好一点,虽然可能读个硕士也没有多学很多东西。”姜玲说。
几乎所有人都在往同一条路上挤。在北大信科院的杨力估算,身边不打算读研的人低于20%。宗智涵的感受更夸张,身边计划直接工作的人大约只有10%。那就继续读下去,甚至刚上本科时没打算读研的人,也准备继续读下去。这意味着,家庭要为孩子承担更多的教育支出。
在热门高校,如清北复交、两财一贸,金融硕士的学费总计大约在5万到25万不等。北大经济学院的金融硕士两年共需要约10万的学费,而本科四年仅需2万。“研究生读得让我心痛”,是社交媒体上一位在复旦大学读研网友的感受。
在读研这件事上,花钱还可以降低难度。进含金量高、学费便宜的项目难如登天,于是很多人只能选择相对容易,却更贵的项目。例如,杨力刚拿到的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专硕offer,每年学费三万三。而被大家放在首选、含金量最高的信科学硕,三年学费只需8000元。
住宿费也是一大问题。北大本科一年宿舍费900元,但专硕不提供住宿。“你就得在外面租房子”,姜玲说。而杨力表示,学校里甚至还有因为室友上岸、狂打游戏,所以自己不得不出去租房子准备考研的人,这又是一大笔开支。
但这些都是后话――被录取是第一步。竞争越来越激烈,在准备保研、考研和出国上,更多的钱也许可以买来优势和安心。
姜玲说,有些人会花钱找上岸的学姐学长模拟保研面试、分享经验。一个同学在小红书上找到学姐做辅导,10分钟收费150元,20分钟200元,30到45分钟300元。“感觉原先不会这样子。”
郭幸宿舍考来央财的研究生学姐,就在小红书上找了付费经验分享。复试时候,学姐还报了辅导班,大概1、2万。“如果身边人都在买,那肯定自己就也会想买。”
辅导班更适合有条件、准备特定的项目的考生,就算没有那个财力,大部分人也会花钱买个盗版考研网课,但正版机构课程会包含答疑、习题课、资料分享群等更多资源。郭幸报了一个考研课,还买了一些书,花费就到了一万三。
“很少人完全自己准备,太难了。”宗智涵说。身边要考研的朋友,基本上都找了学姐学长上私教课,500块钱一个小时,有些人也许家庭条件并不富裕,但也会咬咬牙买了。
宗智涵打算同时准备保研和出国,在新东方报了托福班,大约六七千。郭幸也在同时准备出国,但自学了雅思和GRE,买了一些盗版课和书,花费不到1000元――还不够一次雅思2170元的考试费。
▲ 图 / 视觉中国
考试费在跟着出国人数涨。十年前,雅思考试费仅需1680元。而自2006年新托福考试登陆中国,托福一共涨了八次,最近一次是在三年前,上涨至2100元。北大匿名树洞里,很多人吐槽着托福的考试费贵。“考一次够我在学校活两个月了”,某洞主写道。
不敢考不好――这是考费贵最直接的结果。更多的机会是给有钱人的:大部分人都会准备很久,争取一次出分,与此增加的,还有身上的压力。“如果便宜的话,像四六级,一次就几十块钱,大家可能都不好好准备,次次都去考。”郭幸说。
也准备出国的姜玲只考了两次托福、一次GRE,加上托福辅导班,共花费1万多。但对于多数人来讲,考标化成绩意味着不停地上课、考试,不止不休,直到拿到目标分数。出国的人越来越多,也导致对语言分的要求越来越高,理想的分数是用钱砸出来的。
但这和中介费比,也许只是小数目。姜玲签约的申请中介花费6万;李航准备赴欧留学,签约中介3万,但他告诉每日人物,申美研的费用要有10万。在这些准备出国的同学看来,找中介几乎是必需的。“你不找好像就很焦虑,就觉得不行,感觉缺了一个什么。”姜玲说。
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,从2020年到2022年,留学咨询的市场规模从61亿元上升到88亿元。新东方2023年发布的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,超八成学生倾向于寻找留学机构辅助申请:有的时候,留学机构会推荐多个院校――保底校、匹配校、冲刺校――每多申请一个院校,费用就会多几千到上万元。
贵,又不得不找,这是一种无奈的现实。
姜玲觉得,留学中介溢价严重,本身的服务其实根本不值这么多钱。它更像是一个心理安慰,“你宁愿找了,花点冤枉钱,也比到时候后悔没找好”。
对于宗智涵和李航来说,签中介更像是在买信息,买双重保险――所有需要的材料、截止日、案例、信息,都有更专业的人来帮你获取。但这其中谁赚了,谁亏了,不到出结果的那一刻,也无从得知。
被钱限制的未来
不是所有人都能为越来越卷的大环境买单。
郭幸所在学校的匿名墙,有同学说,自己考研首战失败,想要二战,家里却觉得不值得再为此支付一次考研所需要的费用。那不只是一次几百元的考试,还有在外租房、报班的开销,乃至工作一年十几二十万的机会成本,万一又没考上,一个普通家庭承担不起这样的损失。
在一所双一流大学匿名论坛里,有人无法保研到理想院系,出国是最优选择,家里条件却无法支持。在家人同意、准备第二天去银行取钱找中介时,这位同学又觉得太过于苛责自己的家人、“太不懂事”,不知道怎么告诉他们,“不如还是算了”。
有人绩点不明朗,家里又无法支付出国费用,不知道该早早准备考研还是继续提高成绩;有人想早就业,却觉得本科学历没人要,不知道该准备希望渺茫的保研、考研,还是找能给奖学金的留学项目;又有的人正在努力保研,却发现自己没有退路――考研考不上,出国没钱读,春招秋招也没准备好。
无论好学历、水学历,它们的背后都是一笔又一笔账单。“没有钱真的就是寸步难行”,一个贴子写道。
即便是准备进入社会,也可能在真正赚到钱之前,还有一笔开销等着大学生们。
实习水涨船高,一位难求,为了一个宝贵的机会,大学生们很可能不计成本。找了一份银行实习的郭幸买了两套正装,花了2000多元。在金融行业,有工资或者高工资的实习非常少,“大家为了抢实习名额,恨不得给公司钱”。
姜玲的实习每天有150块钱,但离家太远,有的时候打打车、出去吃顿饭,也很快没了。这已经好过大多数人,她有同学每天仅有20块钱的饭补,而那些在金融街、国贸等商圈实习的人,每天都要自己花钱吃饭,“一顿35元都算很便宜的了”。
郭幸虽然没有工资,但还好管午饭和晚饭,而且家在北京,每月的实习花销大约只有200多的地铁费用。李航刚刚结束学校要求的实习,在某网络安全公司,没有工资,但可以在公司食堂吃饭,一个月1000块。某种意义上,这些都算是不错的实习机会。
郭幸的发小在西安实习,不仅没有工资,还得每月倒贴租房子的钱。姜玲的同学中,也有一些人得异地实习,“如果只拿到上海的offer,就得去上海租房实习”。一线城市的房租,对于从异地来实习的大学生来说,都是巨大的阻碍。
还有一种倒贴,在大学生群体里越来越流行――付费实习,一些中介声称可以提供名企的实习机会,代价是几万元不等,越有名的企业,价格越高。对于大学生来说,名企的实习经历可能是简历上最亮眼的一条,最能体现自己的竞争优势,尤其当投出的几十份简历都没有回音时,一个大学生的焦虑,足够让他狠狠心,交出好几万――即便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。最后的结果,往往是交了钱,打了白工,还没拿到实习证明。
▲ 图 / 视觉中国
这些变得“必要”的开销,仿佛是一种命中注定。从大学阶段“必须参加”的社团和同学聚会,不参加就是不合群,就积累不到人脉,为此宁愿吃一周泡面,省下钱去玩几百元的剧本杀,到不得不花的保研辅导、考研班、出国咨询,最后再到花钱买来的实习,大学生们被世俗意义上的标准和成功所捆绑,都挤向仅有的几条出路。
从入学那一刻起,他们未来的路也许还未知,却注定要为拨开迷雾,寻求多一点的确定性而花更多的钱。正如张雪峰的那句广泛传播的话,“高考结束即可准备考研”,因为大学定不了终身,没有什么是可靠的保障,最可靠的还是――你有多少钱,或者换句话,你的父母能给你多少钱――这也是选专业这件事上,张雪峰给准大学生们最重要的建议。
(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)
参考资料:
[1]“特点、变化与选择: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”,《中国青年研究》
[2]“学历贬值?北京毕业生“本研倒挂””,新快报
[3]“清北复交人浙南、两财一贸经管法方向学费大公开”,保研声
[4] 新东方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
[5] 花更少的钱,过更火的“五一”,中国新闻周刊
[6]《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》,艾媒咨询
[7] 上海市发改委官网
[8] 学历贬值,大学学费为何还要上涨?,首席商业评论
[9] 学历在贬值,大学学费为何在上涨,真故研究室
[10]“如何破题大学生就业难”,中国青年报
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,侵权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