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1-13 12:50:27 人气:216
1980年代兴起的留学潮,中国的两拨“年轻人”,一批去了遥远的美国,一批去了海那边的日本。这些年轻人们,怀揣着不同的目的,背负迥异的背景,坐上飞机,倏尔踏在陌生的国土上,开始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奋斗。这个纪录片由张丽玲导演拍摄于1996至1998年,由留学生自发出资出力,将摄影机面向了来日留学的群体。观看的过程是艰难而愉悦的,许多抑制不住的落泪,许多次感慨嗟叹,而那个略显刻意的煽情旁白,显然对整个纪录片而言显得苍白了。
《初来乍到》里的王尔敏、韩松,《彼岸的青春》中的陈晨、陈琪,《家在我心中》的丁尚彪一家,《小留学生》里的张素一家都令人印象深刻,其中王尔敏和韩松的对比在初看第一集的时候,给我的冲击非常大。前者是渔村出生初出社会稍显稚嫩的小女孩,后者是个成家立业的高干子弟;前者不善言辞真诚坦然,后者信誓旦旦官腔十足,在国内两种背景两种身份的人,最终却是殊途同归。王尔敏很优秀,她看似小小的身板,却能默默承受巨大的重压,以优秀的表现只读了一年语言学校就考上了大学,靠自己打工挣钱来租房上学生活,那种背后的坚强让人无比感动。
来自江苏盐城的韩松,26岁,父亲是县级干部,母亲是厅级干部,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地,也离开了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,孤身一人揣着十几万来到日本求学,尽管他一句日语都不会说。
在刚来到日本在出租屋里韩松抛下豪言“堪比日本天皇家族”,然而半年后玩失踪怕吃苦的公子哥,搬去了环境更差、面积更小的出租屋,脱去西装开始每天洗11个小时刷盘子,看书看到凌晨4点,每天只吃一餐还是餐馆里剩菜,甚至有时吃着客人的剩饭剩菜,甚至经常只是吃还酱油拌白米饭。一年半瘦了30多斤,脸庞也凹陷了下去,每天睡眠不到4小时,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啃下来10000多个单词,坚持半工半读,花了两年时间终于考上了明治大学商学部。
他看榜那天,穿着从国内穿来的西装,旧西服在他身上显得空荡荡的,但他的眼睛似乎格外光亮。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榜上,他的眼泪夺眶而出,我都替他激动不已,他来日本的时候真的一句日语都不会说,但两年下来韩松背了1万多个单词,考上明治大学商学部后说的那一句“踏踏实实”,那种自己蜕变后有所成就的复杂心情,真的冷暖自知。
某种程度来说他很猛,日语一句不会,家务一点不会,在日本也没有任何关系,也从没有独立生存和谋生过,金钱也不足,就是这样的人,也敢孤身上路希望靠奋斗改变命运。
从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了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改变,看到一个平凡人的蜕变。日本的环境使他不得不改变自己。无论你在国内你父母是谁,无论你的家庭有多优越,在日本你什么都不是,得从刷盘子开始,踏踏实实。现在想想自己有时老抱怨别人过的比自己好时,也许应该想想自己为什么过的不如别人?从他的身上大部分的观众知道了什么叫生活、什么叫人生、更学到什么叫“踏实”。
在节目的最后,他似乎成功了,梦想实现了。艰苦奋斗的历程也鼓励无数的留学和想要留学的学子艰苦奋斗。但是那真的是结局吗,影片给大家看到了一个故事,一个人天行健,君子自强以不息,改变了命运,但是在网上似乎也流传者一些他的现状 :
传闻他后来依旧半工半读读博,他给新宿一家叫 长城饭店 的中华料理店拉客人,没有底薪,完全提成制的。客人消费的10%是给他的提成。当时和他一起拉客的还有三四个小伙子,数他最能拉。据说是因为他拉客的方式最执著,拉拽跟,实在不行就下跪,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日本人。;传闻他后来进入又离开了三菱重工;传闻后来他自己做生意;有人说在08年12月7号晚上在新宿东口那里的居酒屋门口,看到韩松在拉客,穿黑的大衣,脖子上围了个白毛巾;也有人说在09年1月跟跟朋友去居酒屋吃饭。那天下特别大的雨看见他一直在外面,很敬业 ;传闻他回国在南京给家人买了房子,过着幸福的生活等等....有好的也有坏的,但我希望努力的人最终会有一个好的结局,实现他最初的梦想。